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考前真题:试论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北大猫哥团队 猫哥传播考研

2020年北大新媒体真题

试论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参考答案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其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它作为一种具备颠覆性变革潜力的使能技术,引领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发展,助力传统行业升级,也在创造着新的业态——人工智能与传媒业发展相辅相成,人工智能推动了传媒业变革,传媒业也因此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甚至成为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重要导向。以下,将从微观的新闻业务流程和生产机制变革以及宏观的传媒行业变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微观:智慧化媒体时代新生产力的多线程作用

在微观层面,AI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原力,将对信息采集、整合与把关、加工、生产与呈现、分发的的整个新闻业务流程和生产机制,产生多线程作用。

(一)采集力增强:从人到物、从现实到虚拟的多层面贯穿

1.物力增强人力,扩张采集边界

在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下,未来将进入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搭载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智能化物体将作为信息的采集者、传递者甚至加工者,成为内容生产全新的信息源。

2. 虚拟增强现实,多面描摹社会

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虚拟数据采集,并与现实数据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丰富报道视角,全方位勾画社会图景。

(二)整合与把关力增强:拯救碎片信息,提高信息审核力

以前新闻素材的采集与整合受到海量、碎片信息困扰,而机器可以解决这样的困境:在智能技术助力下,信息整合方式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如相关文章的自动配发、多媒体的智能组合、专题的智能聚合。

同时,人工智能在信息把关上,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内容审核方案:机器在自动审核与校对上的特长,将结合人的决策能力,建立一种智能化的人机协同把关机制。比如将AI用于来源分析、语义分析、交叉验证、演变追踪,可以有效破除谣言。

(三)加工与呈现力增强:智能化加工与沉浸式呈现

1.人机协同生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智能化机器,将把劳动力从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媒体资源管理等基础型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在文化创意革新、深度内容写作中发挥更大优势。近年来兴起的机器人写作正是这一趋势的应用方向,未来这一技术,将从单纯的文字材料的自动化写作拓展到多媒体材料,同时在写作类型上由快讯写作向深度内容发展

2.丰富报道形式,提升沉浸式体验

新闻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数据新闻、沉浸式新闻、机器人写作、AI主播等新的报道形式,提升了交互与沉浸式体验水平。

(四)分发力增强:用户算力增强,分发场景拓展

智能化算法分发,主要解决的是人与内容的关联问题,目前,算法主要以个性作为基本关联维度,未来,它所依据的数据维度和分发思路或将不断拓展,除了个性外,用户所处的关系和场景也将是核心的关联维度 。

在分发场景上,一切搭载了智能交互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将泛在,柔性屏、车载屏、智能音箱等将成为新的内容分发渠道和信息接收终端,万物皆媒将在更高的维度上实现。比如智能音箱占据客厅场景,比如模拟大篷车、高铁等场景的人民日报“时光博物馆”。

二、宏观层面:新生产力作用下的新内容行业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与普及,对生产者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内容人员与技术人员、内容部门与技术部门、内容行业与技术行业的密切合作、跨界融合将成为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促使传媒组织在体制机制与媒介经营与管理模式上的大变革。

(一)体制机制变革:

传媒业将在打破媒体内部区隔的基础上,推动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成立传媒集团、探索中央厨房等融媒体模式,是传媒业目前一直在做的。同时,在行业融合层面,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将成为大势所趋,体制内、体制外,技术、资金、人才的全方位合作与融合,将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二)经营模式变革:

传媒业将立足产制优势,开展跨平台、跨区域、跨行业合作,调整产业布局,向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金融产业拓展,以摆脱对单一的广告模式的依赖,拓展变现渠道,延长与完善产业生态链条。

(三)管理体制变革:

在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变革的基础上,将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成为必然。

同时,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生产关系变革,并不一定带来一个更好的传媒业。面对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需要进行行业变革的冷思考,在此基础上破镜经营障碍、防范技术风险、进行伦理克制。

答案来源:猫哥序列三

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考前真题:试论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北大猫哥新传考研 | 考前真题:试论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afeng1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1dj.com/22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