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3西丽湖论坛在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以“前沿·变革·联结”为年度主题,开幕式上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首次登台亮相。全球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和金融机构代表等齐聚西丽湖畔,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话改革创新之策。
在本届西丽湖论坛开幕式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以《AI原生时代:“冷”思考和“热”驱动》为题作主旨报告。李彦宏认为,今天的AI时代,这样优秀的AI原生应用还未出现,这恰恰就是创业者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用好最强大的基础大模型,中国的开发者和创业者才可能做出更多超级应用,而深圳有着丰富的场景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一定会成为AI时代创新创业的新沃土。

以下为李彦宏演讲全文:
AI原生时代:“冷”思考和“热”驱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很高兴来深圳参加西丽湖论坛。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我演讲的主题是《AI原生时代:“冷”思考和“热”驱动》。
人工智能很热,但我想首先谈两个“冷”思考。
第一个,中国的大模型太多,而模型之上开发的AI原生应用太少。
有报道说,截至10月份国内已经发布了238个大模型,而6月份的时候是79个,相当于4个月就翻了3倍。但中国有多少个AI原生应用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难说出个一二来。如果我们看国外,除了有几十个基础大模型之外,已经有上千个AI原生应用,这是现在中国市场上没有的。我认为,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是出现大量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出现大量的大模型。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PC时代,各种软件都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移动时代,操作系统也只有安卓和iOS两家,而移动应用则有800万之多。大模型是AI时代的各类原生应用的基础底座,类似操作系统,那么最终成为开发者依赖的大模型的机会,可能就屈指可数。而且,要开发好用、可用的大模型,存在很高的技术和成本门槛,“重复造轮子”其实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说,AI原生时代,我们需要的是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如果我们的产业政策能够更加鼓励基于大模型的AI原生应用,我们一定能够构建起一个繁荣的AI生态,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第二个,由于没有智能涌现能力,专用大模型的价值非常有限。
我还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行业、企业,甚至城市都在买卡、囤芯片,建智算中心,想从头训练自己的专用大模型,殊不知这样的大模型是没有智能涌现能力的。因为,只有当你的参数规模足够大,算法、数据训练都做对的时候,并且能够持续投入,不断迭代,才能够产生智能涌现,大模型才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没教过的东西,它也会了。
所以,大模型的产业化模式,应该是把基础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和行业领域的专有能力相结合。也就是大模型套小模型,专用的小模型反应快,成本低,大模型更智能,可以用来兜底。8月31日开放以来,文心大模型的API调用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趋势。国内有200多个大模型,很多上了这个榜单、那个排名,其实都没有什么使用量。文心大模型一家的调用量恐怕比所有那200家加起来的调用量还大。
刚才说了两个“冷”思考。作为一个从事AI领域工作超过十年的从业者,我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都深信不疑。下面我就说说,AI原生时代的三个“热”驱动。
第一,强大的基础大模型,驱动AI原生应用爆发。
中国有领先的基础大模型,这为AI原生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底层驱动力。今年3 月16日,百度率先发布了基于文心大模型3.0的文心一言产品,之后不断迭代。上个月,我们发布了文心4.0版本,在文心一言的网站和APP上叫做专业版。4.0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比如,在生成能力上,文心一言除了生成文字内容,更包括了图片、视频、数字人等多模态内容,可实现的创作体裁超过200种,涵盖了几乎所有写作需求。在逻辑和记忆能力上,相比之前的版本也有了成倍提升。
而AI原生应用,就是基于大模型智能涌现后产生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核心能力开发出来的应用。这些能力是过去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因而才能打开无限的创新空间。作为基础底座,大模型可以支撑无数AI原生应用的开发。
不过,我认为直到今天,中国也好,美国也好,最好的AI原生应用还没出现。移动时代诞生了像抖音、微信、Uber滴滴这样的“mobile-native”的应用。今天的AI时代,这样优秀的AI原生应用还未出现,这恰恰就是创业者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用好最强大的基础大模型,中国的开发者和创业者才可能做出更多超级应用。而深圳有着丰富的场景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一定会成为AI时代创新创业的新沃土。
第二,拥抱AI时代,需要一把手来驱动。
今天,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机遇,这一点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组织,都在思考如何拥抱这个新时代,如何利用这一新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同任何新事物的接受过程一样,AI原生的概念肯定是先被终端消费者和创业公司所接受,其次是中小企业,最后接受的才是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天然保守,对新生事物不敏感,不愿意冒风险。
我见到很多企业,上上下下都很重视这次机会,但是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深,CEO把这个任务交给IT负责人,IT负责人和工程师天天被那些自媒体鼓吹的所谓“震撼发布”、“史诗级更新”、‘iPhone时刻’、‘炸裂’等说法所忽悠,都想去自己搞个基础模型,或者按照网上传播的评测方法去挑选一款评分高的大模型,大家就以为这是拥抱AI了,殊不知大模型本身不仅不产生任何价值,还造成了对公司资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拥抱AI时代,为什么需要一把手来驱动?因为只有CEO才会关心新技术对自己业务的关键指标是不是产生了正向作用。比如对于互联网产业而言,大模型有没有给你的DAU、用户时长、留存率、变现效率带来正向影响,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大模型有没有让你的成本变低,收入、利润变得更高,增速更快?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小公司一把手什么都管,就更容易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原生应用,大公司分工明确,CEO不主动引领这个变革,就容易被自媒体带偏。
在百度我们坚决地对旗下各产品线进行了AI原生化重构,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比如,新搜索具有极致满足、推荐激发和多轮交互三个特点,当用户提出一个问题时,新搜索不再是提供一堆链接,而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生成文字、图片、动态图表等多模态的答案,让用户一步获得满足。再比如,以前准备一场演讲,要耗费好几天时间制作讲稿和PPT。现在,百度文库可以在1分钟内生成一个20几页的PPT,包括图表生成,格式美化等,而且几乎是零成本。新文库也实现了从内容工具到生产力工具的转变。因为有了这样的原生化改造,文库的付费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我说的AI对业务关键指标的促进作用。
更大想象空间在于,大模型催生出原来从未有过的AI原生应用。百度也在孵化全新的AI原生应用。比如智能代码助手Comate。百度现在每新增100行代码,就有20行是AI生成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这样的AI原生应用,通过人机协同,帮助我们大幅提升研发效率。而AI原生应用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第三,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驱动经济增长。
好的应用会带动市场,倒逼市场变化。类比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65%。因为国家政策扶持的就是应用端,通过减免车辆购置税,上路不限号不限行等手段,有效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AI产业也是需求驱动,所以应该是在需求侧、应用层发力,就像补贴新能源汽车用户一样,鼓励企业调用大模型来开发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用市场推动产业发展。我之前说,AI时代的技术栈分为四层,也就是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无论是芯片也好、框架也好、模型也好,都需要AI应用来驱动。只有通过更多的场景落地应用,才可以形成更大的数据飞轮,才能让芯片做到够用、好用。
全球来看,AI原生应用正在成为主要趋势。微软没有自己的基础大模型,但却有最成功的AI原生应用:Office 365。百度从做AI的第一天,就非常重视生态的建设,目前已经拥有了800万AI开发者。不久前,百度上线了大模型插件平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能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数据和能力,快速变成插件。比如法律助手、简历助手、装修助手、旅游、办公等等插件。
插件是一种特殊的AI原生应用,不仅容易上手,还能让企业在私有数据没有泄露风险的情况下,更便捷地用到大模型能力,大大降低了开发者门槛,有利于构建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
API是AI原生应用调用基础大模型的主要方式。制造、能源、电力、化工、交通等实体产业,都将成为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极为重要的落脚点,也将成为推动数实融合的主阵地。今天,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上,有超过17000家企业在这里开发产业模型和解决方案,除了刚才提到的行业,也包括教育、电商、短视频、游戏等多个行业。未来,每一家企业跟自己客户打交道的方式,都将被改造为AI原生应用,这将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无论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是个人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AI应用生态的繁荣将成就经济繁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讲了这么多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是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使用它、体验它、投入到AI原生应用的创新中,共同创造一个百花齐放、无限可能的AI原生时代。
谢谢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afeng1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1dj.com/22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