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预测之科技专题(一)——科技之光照亮华夏九州

一、好句分享

NO.1

对于国家而言,科技是处于历史交汇期的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轴心,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点。

NO. 2

有些人热爱玫瑰被细雨打湿后的倩影;有些人热爱在文化古迹沉淀着历史的风味;而科研工作者的热爱就在一页页的满是演算的草稿纸中,在使用过无数次的实验仪器上,饱含着他们奇妙而瑰丽的想象和星辰大海的理想。

NO. 3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事物,我国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的选择,影响着我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

二、精选文段

1.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2.中国媒体最近在介绍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中国正积极地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广高速铁路的对象,构建以本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其目的在于促进煤炭和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进口,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高速铁路网的建成不仅对中国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提高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3.科技无处不在。手机、电脑、MP3等数码产品,它们运用了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且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迅速,深受各类数码达人的喜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这些看起来常见的交通工具,背后的原理可不简单,如一辆汽车就有三万个零件,涵盖了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油、米、盐、面,其背后更是体现我国农业科技、农机科技的发展水平,我们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看的书,用的器具、玩的游戏……其中都能看见科技的身影,

4.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不是吗?科技是城镇的变化,是我们创建新型科技社会的一个缩影,来看看我们塔山镇吧,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宽阔的公路上车水马龙,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现在坐在电脑前,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菜市行情;我们这些小学生打扮得大方、漂亮,也更加活泼了;家用电器日益增多,蒲扇也光荣“下岗”了;工厂里一切都是机械化设备……

——————————

三、精选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科技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在人们的思维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当今,国际竞争又将“科学强国”的使命推到了青年人面前。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优秀范文

范文1:牢记使命,科技强国

穿过岁月浩瀚的烟尘,走过泥泞坎坷的道路,挨过寒冷渺茫的黑夜,中国,奏响了高速发展的交响曲。如果光芒四射是发展的奇迹,那么科技发展则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一百年前,一群学生走上街头,高举着科学的旗帜,呐喊着进步图存和科学救国,他们用科技这剂良药,将奄奄一息的中国救活,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五四”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千帆竞发,国际竞争又将“科技强国”的使命推至青年人面前。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听到了时代的声音和祖国的召唤,扛起责任的大旗,牢记使命,以知识建设祖国,用科技创造强国。(这个是去年的范文,所以是一百年前...大家可以适当删改)

科技强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抓住机会,赶上了信息革命的末班车,并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后来居上,引领着科技潮流,也引领着世界潮流。是什么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掷地有声?是什么让居心叵测的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却只能按兵不动?是科技的力量。是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让我们摆脱了对GPS的依赖,让我们的导航定位不再受制于人;是我们的华为5G技术,让我们立于信息时代的潮头;是我们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让我们的信息绝对安全保密……是这些强大的科技,让我们越来越自信,让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肩负使命,用心建设祖国,用科技强国。周总理的教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在耳旁回响,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我们绝不会忘。我们,一定会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走好这漫漫长征路,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日后将知识转化成科技,转化成力量,做这个时代洪流中的弄潮儿。

前有风餐露宿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焚膏继晷的“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等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以吾辈青春之名起誓:作为未来中国的希望,我们青年们一定沿着前辈大师们的足迹,以自己的光和热挥洒青春与热血,将所学知识化为科技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贾平凹先生曾言:“我有使命不敢怠。”唯愿你我皆以此为座右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传承五四精神,深悟科技力量,牢记使命,无畏前行,无问西东,为祖国的强大再添辉煌!

范文2:科技之光,照耀九州

中国,古称九州,是历史长河中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你们对她的印象或许仍停留在丝绸瓷器中,但今天——科技的火炬高高举起的时代,科技之光早已遍布神州大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科技之光催生了“中国速度”:中国正如版图上的雄鸡,昂首阔步;着眼在大处,你会看到中国国土上遍布的高铁网,四通八达;将目光落在身边,你会看到橙、黄、蓝五彩缤纷的“共享单车”,绿色环保;回到你手中,不如拿起你的手机,尝试移动支付,轻松便捷。在飞速驶过的中国高铁上,你可以看到“高速”舒适;在共享单车中,你看到的是“慢速”环保;在移动支付中,你看到的“快速”便捷。无论是哪种速度,都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稳健步伐,而唯有让科技之光更加明亮,“中国速度”才有保证。

科技之光带来的“大速度”,是飞驰的高铁。高铁,对世界,对中国而言都是新面孔。然而在中国,你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多、最发达的高铁网。你们也许在无法想象,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铁路上慢如马拉火车的场景;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高铁所展现的“中国速度”让世界眼前一亮。改革开放以来,你们或许只以为中国是“制造大国”,可今天我们已奋力跨入“制造强国”之列,更是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向世界展示了一张漂亮的名片。

科技之光带来的“小速度”,是街道上整齐摆放的共享单车。正如你们所见,口号为“实现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公司,正逐步实现他们的目标。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小蓝单车……一列又一列,构成了“最后一公里”中彩虹般绚烂的风景线。我们在“高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在“最后一公里”慢下来,建造“生态中国”。这些共享单车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代表了中国对减轻碳排放的承诺:中国是高速的,更是绿色的!

科技之光,让我们在支付高铁和共享单车时都更轻松。只需手机即可完成的移动支付,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处的便捷,也是“中国速度”下细致的关怀。掏出手机,走上高铁;轻轻扫码,骑走单车。高铁如树干,单车如枝叶,而移动支付如同其中脉络,为树带来无穷的活力。中国这棵大树,是迅速生长的,也是绿意盎然的。

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如今的中国,因冉冉升起的科技之光而欣欣向荣。科技之光,照耀九州,三者合力,成就科技中国。

————————

好啦,就分享这么多,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的

原创文章,作者:afeng1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1dj.com/227480.html